大地是孩子的生活教育

  一般人對學習的定義,比較是上學,到學校去,為什麼呢?因為學教育的方式,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。但是學校教育的內容,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少?孩子到底學了多少?這樣的學習對他往後人生有多少助益呢?

  禪宗大師六祖慧能,年少時,他為一家客店送木柴,在客店中師父講金剛經,心即有所悟,決定出家修行去。慧能上山之後,師父(五祖弘忍)請他到廚房幫忙批柴、舂米,並不是天天念佛、誦經。八個月之後,慧能了悟「菩提本非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!」的禪意!
  從慧能的故事,大家也許會用特例來看,也許慧能的慧根深,也許不是。慧能天天在廚房做些柴、米、油、鹽的雜事,看似沒做些什麼,其實是一種簡單的生活,一種生活的方式。但是,今天學校大部分的學習比較是待在教室,一種虛擬情境的學習,和真實的生活出入甚多。
  近代德國的教育哲學家魯道夫.史代納(Rudolf Steiner)博士,認為12歲以前的孩子,應該多和真實的世界接觸,以培養孩子豐富的感情,作為他將來發展理性的基礎。在真實情境中,孩子用它的眼、耳、鼻、舌和身體去感覺萬事萬物的存在,經過內化的過程,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,而不僅僅停留在認知的部分。
  有機會帶孩子到農場,在農場生活了幾天,那是一種生活的融入,非言語的教導。孩子們在農場裡,幫忙拔草,上山幫忙拔蘿蔔,採收農作物,砍竹子,被蚊子咬,都是最真實的體驗,這樣的課程絕對無法僅是坐在教室裡,被告知「農夫真辛苦」一句話了得。
在農場裡,除了工作外,置身其中,腳踏實地,親近那兒的人,呼吸那兒的空氣,品嘗農場所栽種的清淨食物,把整個人投身其中,應該是充滿能量的學習。
  從農場回來之後,我和孩子花了三個多星期,十幾個小時做回溯,慢慢醞釀出在農場生活的點點滴滴,反覆吟誦,然後分享具有豐富感情的作品,這是我們為什麼去農場的原因。
  回想自己的童年是和土地融在一塊兒的。每天做的都是上山砍柴,下田除草,或種地瓜或種玉米、種花生,那是每天的生活。那樣的童年經驗,對土地就會產生很深濃的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