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清淨母語~油品篇
家中烹調的煎炒炸,都需要用油。適當的脂肪可以增加食物的美味。但是心臟血管、癌症等疾病的攀升,為了健康,大家開始注意油煙點、營養成分與脂肪酸的組成、廠牌、生產地、國家標準認證等。近日,油品安全問題又再度浮上台面,是我們過去關注的不夠,還是層出不窮的黑心把戲讓人眼花撩亂,消費者到底該如何選擇好油呢?
看見真正的油
從產地
我們食用的油脂多來自「核果類」,這些核果的種植環境相當重要,現今爲了節省高昂的人工除草成本,播種前先撒「草籽抑制劑」,三個月內土壤裡雜草不生。
採收前再用殺草劑,使植株直接乾化,方便機械化採收。這些農藥化肥,不只汙染水源、土地與果實,更是傷害環境生命,也會導致化學藥物與重金屬殘留,影響核果的成長與品質。
清淨母語採古法栽種核果類,包含花生、芝麻、苦茶籽等,不用殺草劑與抑草劑,採人工拔草;不用化肥化藥,不施打生長激素、人工荷爾蒙。
讓土地裡有多種生命共同參與,也可豐富核果類的品質與營養。
當核果成熟時,便要及時採收,千萬不能稍有拖延,否則容易發芽,落地生根,就無收成。
天氣善變,遇好天氣就得動員夥伴全力幫忙。採收花生時,須脫粒、篩土,若遇上連連雨天,去除花生殼上的泥濘就加倍困難。
芝麻熟成收成,更是需人力一回、兩回多次時間的巡視採收與曬乾。一顆顆的核果,真是得來不易。
到加工
採收後的核果,要立刻不斷地日出而曬,不時翻面,日落收藏,反覆數次。吸收充足的陽光能量後,即進入低溫儲藏。
搾油或炒熟前,先以人工剝殼,再細心揀除劣質豆仁。自然成長的核果,會有好粒與壞粒的分別,壞粒要及時挑出,人工挑除雖耗時耗工,卻能換得品質精純的好原料。
清淨母語花生油的處理方式,在去殼、篩選花生仁之後,先以潔淨的山泉水沖洗浸泡處理,去除黃麴毒素,再進行傳統低溫碾碎擠壓的方式,得到冷壓清淨母語花生油,這樣的花生油,呈現金黃透明色(冷藏狀態為米黃色不透光)。
一般花生油(顏色較深),多帶殼花生直接壓搾,這樣若有臭花生仁或黃麴毒素的問題都無法去除,且經由高溫炒香,就更不容易發現有問題的花生。
純正的花生油在冰箱中會凝固,因為所含的單元不飽和與飽和脂肪酸比例高於一般植物油,而且油品對熱度較穩定,適合亞洲人炒煎、短時間油炸的烹調方式。凝固的花生油溶解速度很快,不用擔心影響您的做菜時間。只要在下廚前把花生油放於室溫中,等到菜切好、鍋子燒好,金黃色的清淨花生油就可以馬上下鍋囉!